“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国之大者”、“生态文明高地”,这些饱含浓浓“绿意”的词语,在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上高频出现,无一不彰显着青海对生态环境的高标准和严要求。作为省属国有企业,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履行国企责任,是西钢长期以来不变的追求。尤其在省十三次党代会召开后的五年,西钢将“绿色发展”写入经营方针,致力于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制造企业,按照“关爱环境、遵守法规、节能降耗、减少固废,预防污染、持续改进、洁净生产、争创一流”的总要求,不断践行着“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政策。
“蓝天工厂”引领绿色发展
近年来,西钢严格按照国家环保政策及标准的要求,全力推动环保工作改革创新,加大环保节能投入,污染治理设施实现了对废水、废气、噪声及固体废弃物等重点污染源全覆盖,“坚持走绿色、低碳的循环发展道路,坚守环保底线,是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必须!”深化改革以来,西钢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永利多次在会上强调,环保达标是西钢实现深化改革目标、打赢扭亏脱困攻坚战的必要条件。
为了实现废气稳定达标排放,公司以“监测数据”为抓手,严格按照国家排污许可技术规范要求和《自行监测方案》,对54个废气污染源有组织排放口同时24个无组织点位进行编号式管理,并对每个点位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因子按季度进行自行监测分析,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汇总、评价,为废气污染源治理和设施运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保证了各类废气稳定达标排放。
“长期以来,集团公司始终突出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设备必须管环保的责任意识,进一步深化环保责任制度,全方位推动环保工作取得实效,连续多年被评定为‘青海省环保良好企业’。”集团公司安全环保管理中心主任曹小军表示。
“碧水工厂”守护绿水青山
为了常与“绿水青山”比邻,推动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同步建设,公司统筹安排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在设备大型化、工艺高效化的基础上,采取源头用水减量和多级、串级利用等手段,利用内部水循环系统和一个日处理2万吨的废水综合处理中心构建水资源大循环系统,并通过先进的节水技术,淘汰煤气发生炉等落后的高耗水设备,扩建三泵站,在轧钢浊环系统原旋流井、化学除油间、综合泵站中新建水处理间,改造旋流井配套设施,进一步提高水处理效率,保证水重复利用率。同时,邀请国内有良好业绩的专业公司对各泵站水泵进行一对一升级改造,进一步优化水系统运行参数,以中水制备软水对总排废水处理中心进行改造,实现中水的资源化利用,进而促使公司水资源实现100%综合利用。
“无废工厂”实现循环利用
为进一步贯彻“绿色发展”经营方针,公司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和有效循环利用,走出一条节约型、环保型、效益型的现代化企业发展之路,在企业实施扭亏脱困的关键时期,斥巨资成立资源综合利用公司,新建60万吨矿渣微粉立磨项目,着力开展废旧物资、固体废弃物回收再加工工作,不断提高废旧物资、固体废弃物高效综合利用率,实现了固体废弃物100%综合利用。
公司通过“吃干榨尽”钢铁副产品,增加固废资源经济价值,努力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对除尘灰、氧化铁皮、污泥、钢渣、水渣等钢铁副产品的综合处理,让“废物”变成了“宝物”,成为了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让“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率、高循环率”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成为了西钢绿色发展的主旋律,形成了钢铁与城市的互融共生的良好局面。
“花园工厂”建设美好家园
西钢既追求环保设施完善的“内在美”,又奏响了厂区环境改善的绿色序曲,在257亩的厂区内实施“见缝插绿”工程,累计投资1.4亿元开展绿化、美化、亮化工作,广泛栽植高大落叶乔木和灌木,打造高原钢城特有的环保旅游性企业,使厂区可绿化覆盖率达到100%,实现了四季有绿、三季有花、两季有果的绿化效果,达成了“花园式工厂”的绿色愿景。2019年,省环保部门向西钢颁发了“绿色工厂”荣誉称号。
放眼如今的西钢,干净整洁的道路两侧,花团锦簇,绿树成荫,繁忙有序的生产现场,清洁明亮、空气清新……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正不断深植于广大干部职工内心并见诸于行动。绿色西钢、美丽西钢的花园式钢厂刷新着社会大众心中的钢厂印象。
“来到西钢,颠覆了我对钢铁行业的印象。”如今,越来越多的社会各界人员走进西钢后,都表达了由衷的赞叹。他们认为,西钢绿色如茵的厂区环境及钢材生产智能绿色的过程,体现了西钢履行社会责任的国企担当。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未来五年,面对生态文明建设新形势、新任务,西钢有信心也有决心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省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企业改革发展全过程,算好“绿色账”、走好“绿色路”、打好“绿色牌”,为青海打造生态文明高地贡献不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