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西钢爬坡过坎、攻坚克难,为夺取扭亏脱困全面胜利而奋斗的五年;是西钢砥砺奋进、逐梦前行,开启“强企富家”新征程的五年。面对钢铁行业深度调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前所未有的风险与挑战,西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深化改革,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到极致,实现了从濒临死亡向稳步发展的跨越。
为充分展示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西钢改革发展新成就、新面貌,迎接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奋精神,为全面夺取夺取扭亏脱困全面胜利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公司微信公众号从即日起开设“喜迎党代会 改革谱新篇”专栏,从党的建设、深彻变革、管理提升、改善民生方面,推出综合报道,展现过去五年西钢各个方面新的进步和干部职工新气象。
这5年
西钢励精图治、开拓进取
有着怎样的深彻变革?
西钢因改革而兴。翻开近一个甲子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西钢每一天都在改革中坚韧前行。特别是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的5年,更是西钢深彻变革的5年。
5年来,面对极其复杂的市场形势和改革重任,西钢决策者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指引下,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强化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全面实施调整结构、产线升级、产业优化等系列变革,有效扭转了企业生死存亡的被动局面,重构了企业核心竞争力,西钢改革脱困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深化产品结构调整
“想想这五年,就像做过山车一样。”2017年进厂工作的小编,也是西钢深彻变革的见证者之一。
时间追溯到2017年之前。西钢在十一五、十二五累计投资数百亿,还贷压力巨大,钢铁行业深度调整的情况下,企业连续亏损、融资艰难、发展乏力。
不仅是行业、媒体,甚至是自家职工都对企业开始质疑、唱衰,公司形象严重受损;职工信心不足,悲观情绪蔓延,西钢一度走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
2018年7月22日,针对西钢生产经营连年不佳的情况,在省委省政府的嘱托下,以张永利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以“变中求进、调整结构、提质增效、绿色发展”为经营方针,开启了深化改革、扭亏脱困的工作。
始建于1964年,西钢历史悠久。频临绝境的老牌特钢企业,能救活吗?西钢新一届领导班子发现,过去西钢长期致力于特钢、高精尖产品生产,经验丰富。可在“三高两低两差”厚重包袱和“什么赚钱就生产什么”思想下,重心逐渐跑偏,“特”字不再明显,“普”字没有做好。
深化改革工作启动后,西钢新一届领导班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校准航向。按照主要生产线实现规模化、高效率、低成本运行的目标,西钢聚焦“普特结合”做文章,全面调整产线结构,关停部分低效落后产线,确立了以高炉—电炉—大小棒线为主体的特钢生产线,以高炉—转炉—连轧产线为主体的普材生产线,有效处理规模效益和品种效益的关系,促使企业由“一次输血”向“长效造血”转变。
在“特”字方面,西钢相继成立矿冶公司、建筑公司、资源公司、新材料公司、特殊钢科技开发公司、自信公司、西藏博利公司及博士后工作站,加速对冶金前沿工艺技术的跟踪和研究,突出产品结构调整和高附加值品种开发,实现主导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配套成龙,形成品种高新化、生产专业化、经营规模化的竞争新优势,助力企业“特”字诀走的更加稳健高效。在“普”字方面,致力于普材生产线规模化、高效率、低成本运行,继续推进新国标下的工艺优化工作,扎实推进螺纹钢16、18三切分生产工艺优化、工艺质量验证、负差率合理控制及成分优化等工作,形成了系统的螺纹钢品牌建设方案。
一系列扎实举措的有效推进下,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坚冰逐步被打破,产生了“量变”到“质变”的化学反应。五年来,西钢先后完成涨断连杆钢、大规格非调曲轴用钢、高端渗碳齿轮用钢等行业领先的20多个品种开发,产品供货多个国内知名厂家。
深化钢铁产线升级
实施技术改造,全力推动普钢、特钢两大支柱产业链向中高端延伸;深化传统产线升级,提升“西钢制造”能力,亦是西钢深彻变革的重要举措之一。
深化改革以来,西钢以当期效益为中心、以长远考虑为导向,全面开展技术改造及专项攻关工作,激活并提升现有存量的潜力和档次,做精做强企业综合竞争力。
在炼铁系统,建立完善原燃辅料采购标准、验收标准和管控机制,探索并建立原燃辅料的综合评价体系,为进一步提高进厂原料质量创造有利条件。
在炼钢系统,一方面以“电炉、精炼、连铸”三大工序为重点,组建成立专业化攻关团队,全面解决重点品种凸显的质量问题;另一方面,实施1#连铸轻压下系统改造升级、2#连铸中包挡墙优化、多孔水口全面使用及喷嘴选型优化等工程,并筹建电炉炉前化验快速分析系统,全面提升设备保障能力,夯实质量提升的基础。
在轧钢系统,新增一条方坯扒皮机、三条自动探伤线、一条调质线,改造连轧线三切分轧制技术,有效保证部分重点品种工艺要求,夯实企业拓展高附加值产品的基础。与此同时,以“工艺技术开发”为重点,广泛开展大棒材内裂及C38+N、C70等10多项攻关工作,持续提升产品质量。
与此同时,围绕“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实施智能制造信息化提升项目,并陆续启动完成“产销一体化、铁钢轧区域数据采集、铁钢轧区域MES、检化验及检化验数据采集、炼钢快分系统”几大信息系统的建设及办公协同软件优化工作,快速实现从“制造”向“智造”的转型。
开工建设矿渣微粉60万吨立磨项目,以生产S95级优质微粉为核心,迅速抢占青海省周边市场,打造西钢在建筑行业的新品牌,实现新的利润增长点。
……
拔钉子、攻堡垒,一系列由点及面的措施在西钢扩散开来,纾解了制约质量变革的难题,打开了释放效能的闸门,引发了公司深彻变革的蝴蝶效应。西钢传统产业产线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钢铁产业品种创效能力显著提升,战略产品、领先产品和市场占有率逐步攀升,先后供货于成都天府国际T2航站楼、西宁火车站、拉萨贡嘎机场、兰州地铁线、兰新铁路、宝兰客专、广平高速等国家重点工程。
深化产业结构调整
西钢深彻变革的成效既写在钢铁主业的成绩单上,也写在非钢产业发展的路途上。
长期以来,非钢产业被称之为“辅业”,其主要任务是服务钢铁主业,只是依附于钢铁主业这棵“大树”经营发展,既为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也限制了自身发展。
为了解决这种矛盾,西钢按照“精干主业”的理念,迅速推行“瘦身健体”工程,积极整合铁资源板块,并借助股权运作等手段出售原有五座矿山,进行有效处置的同时收回部分资金,用于降低公司资金风险。同时,从上到下的组织机构开始整合优化,先后成立建安公司、自信公司、资源公司等非钢企业,并把钢城物业公司从上市公司剥离到集团公司,吸收了大量钢铁主业优化人员,为钢铁主业实现轻装上阵贡献了不可比拟的力量。
建安公司借助国有企业优势,持续扩大省市周边区域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并通过实地考察、项目洽谈等方式,先后承接西矿铜业公司设备检修、格尔木鸿丰伟业新建选矿厂、西藏玉龙铜矿维检、青海锌业技改、西藏玉龙铜矿压滤车间生产及维护、德令哈西部镁业项目等工程项目,培养了一批“召之即来、来之即战、战之必胜”的职工队伍,实现了从单一配合检修到独立自主施工的华丽转变。
资源公司积极引进新设备、新工艺,建立矿渣微粉立磨项目,不断提高废旧物资、固体废弃物高效综合利用率,“吃干榨尽”钢铁副产品,增加固废资源经济价值,努力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让“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率、高循环率”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成为了西钢绿色发展的主旋律,切实走出一条节约型、环保型、效益型的现代化企业发展之路,为企业扭亏脱困工作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
物业公司不等不靠,做精物业服务,拓展文印、保安、蔬菜配送、垃圾清运、劳保制作、电信服务等经营项目,在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更妥善安置了转岗职工,为西钢和谐稳定的大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自信公司不断寻求市场突破口,先后承接青海铜业、青稞酒业、云天化等多家单位自动化升级改造项目,完成西矿铜业、锌业、湘和、镁业等计量器具检定、油品检验、仪控自控检修等业务,开创了精细管理、技术进步、素质提升的创新之路,成为西钢“智能制造”的得力助手。
……
5年来,西钢建筑安装、循环经济、物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地产开发等非钢产业得到了跨越式发展,通过走入社会找“饭”吃的方式,不仅自己发展了,闯出了一片新天地,而且让职工有了收益,减轻了企业负担。
深化三项制度改革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的5年,为了加快走上强企富家的新征程,西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这当中,三项制度改革就是西钢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
深化改革前,西钢存在着“人员总量多,劳动生产率低”等问题,制约着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针对这一突出问题,西钢以促进企业发展、扭亏脱困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事管理、薪酬制度、选人用人“三项制度”进行改革。
始终依靠职工办企业,是西钢改革发展近一个甲子所秉持的底线。为此,西钢采取“转岗不下岗”的方式,稳步推进组织机构改革。一方面,指导各公司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突出主业,提高劳动生产率、降本增效”的工作部署,积极推进落实小机关大基层的管理格局。另一方面,充分发扬“部门综合化、人员多能化”的管理理念,坚持“集中、扁平、直线”“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原则,建立起强化基层一线、适合现场精细化管理的组织结构体系。
在组织机构、定岗定员大幅削减的基础上,西钢开启了全面调整薪酬体系改革,细分工种薪酬界限形成了营销、管理、专业技术、财务、操作五大序列薪酬体系,调整工资结构主体,以向一线单位、重点岗位倾斜的原则,打破职工大锅饭的想法,真正实现“多干多得、少干少得、不干不得”的分配制度,让主体生产岗位、重点岗位成为“香饽饽”,让职工真正享受到改革的红利。
除此之外,西钢树正树牢选人用人导向,为全公司创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为目标,建立完善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实行干部三年任期考评与末位淘汰制,加大公司经营结果与收入挂钩的比例,切实把主体责任层层落实到位;围绕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实施“精英人才”推荐选拔计划,以及各领域市场化选聘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工作,全面推行末位淘汰和竞争上岗激励机制,并在公司深化改革、扭亏脱困的浪潮中,选拔培养了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骨干人才。不仅如此,在搭建人才队伍的过程中,西钢积极开展市场化聘用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工作,先后完成了炼钢、轧钢、耐材等领域7名专家和3个高炉专家团队的选聘工作,解决了一系列制约西钢生产经营发展的问题。
今天的成绩,由昨天的努力决定。即将召开的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必将指引西钢进一步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